电子百科
常见的小分子型有机半导体材料:
1.并五苯
2.三苯基胺
3.富勒烯
4.酞菁
5.苝衍生物
6.花菁
常见的高分子型有机半导体材料则主要包括
1.聚乙炔型
2.聚芳环型(聚苯、聚噻吩、聚苯胺、聚吡咯)
3.共聚物型
1833年,英国巴拉迪最先发现硫化银的电阻随着温度的变化情况不同于一般金属,一般情况下,金属的电阻随温度升高而增加,但巴拉迪发现硫化银材料的电阻是随着温度的上升而降低。这是有机半导体现象的首次发现。不久,
1839年法国的贝克莱尔发现有机半导体和电解质接触形成的结,在光照下会产生一个电压,这就是后来人们熟知的光生伏特效应,这是被发现的有机半导体的第二个特征。
在1874年,德国的布劳恩观察到某些硫化物的电导与所加电场的方向有关,即它的导电有方向性,在它两端加一个正向电压,它是导通的;如果把电压极性反过来,它就不导电,这就是有机半导体的整流效应,也是有机半导体所特有的第三种特性。同年,舒斯特又发现了铜与氧化铜的整流效应。
1873年,英国的史密斯发现硒晶体材料在光照下电导增加的光电导效应,这是有机半导体又一个特有的性质。
1. 光盘:当下主流的DVD 光盘通常以花菁(显蓝绿色)及酞菁(显金黄色)为数字信息的载体。这些有机半导体材料在激光照射下会改变分子构型,从而完成0 和1 的记录。
2. 有机发光二极管:即OLED。OLED 以有机半导体异质结为基础,通过电子和空穴在异质结处的湮灭而发光。OLED 可以制成柔性的、大面积的显示器。
3. 传感器:对有机半导体材料进行掺杂或者去掺杂会极大地改变其电性质,这个特点可以利用在传感器上,例如压力传感器等。因为有许多待检测的气体本身可以作为有机半导体材料的掺杂剂。
4. 有机太阳能电池:在能源领域的应用,将是有机半导体材料的最有意义的应用。